乒乓球反手胶皮度数,乒乓球正反手胶皮度数

2023-03-31 20:22:21 阅读:11046

乒乓球反手胶皮度数,乒乓球正反手胶皮度数

业余爱好者乒乓球套胶选择多少度合适?

业余爱好者乒乓球套胶选38度的比较合适。反手来说基本的度数相对正手需要软上3度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不超过37度是一个最为合适的度数。

乒乓球内能套胶是指内部蕴藏能量,主要是将胶皮、海绵的张力进行一定的拉伸,待海绵和胶皮拉伸膨胀后再进行粘合的新套胶制作工艺。

乒乓球套胶其他情况简介。

传统套胶中,胶皮与海绵在自然状态下粘合,粘合层间容易发生弹力的损耗,而设计者通过改良“内能型套胶”的粘合工艺及某些分子结构,令其始终处于高张力状态中。

近似于传统套胶涂抹快速胶水后被拉伸绷紧而产生的高弹效应。可以说,在不灌胶的前提下,“内能型套胶”的速度普遍高于传统套胶。

乒乓球胶皮39度和40度有什么区别?

乒乓球胶皮的38-40度、39-41度,表示的是乒乓球拍胶皮的海绵硬度,乒乓球胶皮度数越高,海绵越硬,速度也越快。

国内的套胶硬度标准一般分两类:一个是邵氏W,另一个是邵氏A,相同的硬度它的标识要比邵氏W低5度左右。乒乓球胶皮硬度标准的对比如下:

1、中软=邵氏W 43~44度=邵氏A 38度;

2、中 = 邵氏W 45~46度=邵氏A 39度;

3、中硬=邵氏W 46~47度=邵氏A 40度。

扩展资料:

相对于中国的套胶硬度标准,国外的乒乓球胶皮一般采用软、中软、中、中硬和硬来表示乒乓球胶皮的度数,并没有具体的度数。国外套胶一般常采用Medium、Hard等标识乒乓球胶皮的度数。

乒乓球胶皮度数也即套胶的海绵硬度,硬度越大蕴含底劲越足,射程也就越远,但其缺点也较之软海绵难于驾驭。

如果自身力量足够,能够将硬海绵打透,发挥硬海绵的底劲,可以使用硬海绵,但对于一般业余选手而言不推荐使用硬海绵的套胶。

乒乓球胶皮的度数对套胶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直接影响了乒乓球技术的发挥,因此,在选择套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海绵硬度。

我想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乒乓球胶皮39度跟40度多是指的是红双喜公司出产的狂飙三这款胶皮。这款胶皮的度数呢一共是38-41,这是之前的。现在又出了一个37度柔。那么很多球友就会说了,这些度数代表了什么呀?他们每个之间有什么差别呀?这里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就先回来一下球友的这个提问,39度跟40度的区别。他主要代表的是两块套胶整体的硬度。就是一个事物它的软硬的标度。三十九度的硬度要小于四十度。很多新手包括男性朋友会选择39度的。一些业余高手或者发力比较好的球友。会选择40度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对于发力要求的高低。39度的比较软,容易打透,获得底板的支撑。可以将球很好的包裹住。增加旋转,增加速度,增加力量。那么40度的呢?它弹性还有硬度是高于39度的。这对于发力的要求是更高了,因为发力要求高了,那你所获得的速度,力量,旋转也是在39度之上的。这些数据都是相对来说的因为如果你打不透40度的就会造成很多失误,带来很不好的运动体验,这个时候不如选择用39度的来的,比较稳定扎实。

不了39度跟40度这两个标志之外还有一个标志就是海绵的厚度,海绵的厚度有2.12.15跟2.2,其中2.1的多是出现在尼奥版本的狂飙三。然后有机的多是2.15跟2.2。

跟你说一下这海绵的厚度。有什么不一样?海绵越薄越容易打透,打在底板上,获得底板的支撑。同时也会造成脱板快,速度,力量有所提升,旋转能力,控制能力降低。所以如果你选择较为薄一点的海绵,一定要刻苦练习控制。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去增加摩擦。充分的摩擦以保证球的弧线跟旋转。

再说海绵厚一点的,可以带来很好的海绵支撑,在小力量下控球的时候会很稳定,落点精准,发力后会有一种包裹感,将球咬住了,再甩出去的感觉,所以弧线,旋转是非常好的,但是一速就不如薄海绵的的快了,适合弧圈快攻打法的业余球友。

39度较软,40度中等,41度较硬。度数越高,越硬,弹性大,吃球感觉差,球一碰就飞,拉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但是球速快。初学建议39度,有基础了,40度。

这是套胶硬度的描述,同样力气技术的话,度数低的套胶容易打透可以借到底板的力量,度数高的需要更多的力量,才能打透套胶借到底板的力量,你的咨询说明你应该是新手,而且是业余爱好,健身的朋友,如果你的连续拉球质量和力气不是特别大的话,建议你正手选度数低的,反手套胶度数要比正手的还要低,注意套胶和底板要匹配

您的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问红双喜的套胶,最具代表的就是这款狂飙3了。

从专业的角度上说:力量比较大的人选择40度的,力量比较小的人选择39度,因为39度更容易打透,而40度的海绵更发死。

从应用的角度上说:目前新材料塑料球更适合用40度的套胶,40度套胶要比39度套胶出球速度快一些,如果是赛璐璐时代或者小球时代我推荐39度套胶,当今时代再买套胶一定要买40度的才好用,切记!

国内标注乒乓球海绵硬度的方法,主要有以红双喜为代表的上海流派的邵氏针氏度,也叫邵氏A度,和以“729”为代表的天津流派的华氏球式度,也叫邵氏W度两种。

硬度越大球的反弹速度越快,也就是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越短,也就越难控制。

1、初学者应从低度开始使用,主要体检自身发力、打透板的感觉。

2、通常正手的度数比反手的度数高,一般人正手的力量大,发力充分。

3、反胶的度数要比正胶、生胶、长胶(可能是单胶皮)高。

自己适合用什么样的度数,最好能试打球友的胶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交流胶皮使用心得,也是与球友沟通交流的一部分。

39 40度的胶皮,一般指的是邵氐A硬度,从表面上看,40度比39度的硬。

从击出的弧圈球质量来说,40度的比39度的,要更转更快,但是相对来说,39度的易控制一些。

业余球友一般都用39度的比较多。但是这个还得看你自己的适应性或者所用的底板,并不是39度就是最适合你的,得自己去测试一下。

比如我,我就更喜欢用40度2.1mm的红双喜蓝国打正手,而用39度的就感觉欠那么一点点力量和速度。

40度的胶皮比39度的硬一些,适合青年人用,打快攻速度快力量大,38、39度适合中、老年、儿童、妇女用,本人喜欢用38度的,当教练给对手喂球,可以把对方打来的快球变慢,准确地喂到正、反手大角适合的位置。打惯了38度的胶皮,一下子改打4O度会感到不适应。不利于初学者培养手感。

所以,购买胶皮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硬度。

乒球运动员用的胶皮39度和40度球拍是有区别的,球拍度数低的39度海绵软件,40度乒乓球拍度数高海绵硬,海绵度数39度没有海绵度数40度的球拍海绵硬球速快的区别。

现在实体店(可以包胶贴)卖的基本上都是40度,懒得上网折腾没办法,凑合买了两块,一块是729生胶,一块是省狂飙3,打了几个月了,有点不舒服,发现实在太硬了,球还没产生足够的摩擦就飞了,旋转弧圈明显不如39度的,也不容易透板(我的底板是红双喜301X和6006R原装直板),比较适合快攻和力量大的选手,特别是推挡,力量大速度快,爆发力强,如果是弧圈接合快攻,就不推荐了。

乒乓球球拍胶皮的度数是怎么回事呢?

乒乓球套胶的度数是指硬度。也就是乒乓球套胶的软硬程度。

软硬程度直接影响到击球的手感。一般来说,越软的套胶越容易形变,容易制造旋转,但套胶过软,对于力量的回馈就会差一些,通俗的说就是打不出来劲儿。

现在的乒乓球套胶硬度有两个标准,邵氏硬度和标准硬度。他们的区别主要是测量标准不一样,但都表示的是同一种属性。

套胶的硬度测量方法通常会使用多点测量后取平均值的方法,因为套胶是化工产品,经过硫化海绵发泡的密度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多点取值的办法,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误差,量化产品的性能。但优质的套胶产品,在进行多点测量时的差别也控制的非常小。

邵氏硬度是用邵氏硬度计测得,邵氏硬度计分针式和球式两种。标准硬度则是另一种硬度计测量。一般来说,国产套胶中,红双喜品牌是坚定的邵氏标准使用者,对于红双喜的套胶来说,用在正手稍稍偏软,业余朋友正手一般会选择39度-40度邵氏硬度的产品,具体代表产品就是狂颷套胶。

印象中这个硬度的粘性套胶,在国家队中,前国乒队员范瑛曾经使用过,她是一名削球手,所以会选用比较软的套胶,来增加防守时的容错性。

而标准硬度的套胶常见于进口套胶,进口套胶的硬度一般集中在标准硬度40度到50度。

40度左右的进口套胶适合反手使用,45度(含)以上的套胶正手使用不错,因为中国的乒乓球爱好者正手普遍喜欢粘性套胶,所以正手套胶都喜欢用硬一些的产品,这样好制造旋转,击球的质量也更高。所以很多进口品牌也推出了标准硬度50度以上的产品,来迎合国人的使用习惯。

扩展资料:

海绵和胶皮的选择:

一、海绵:

在选择时除了选择厚度与硬度之外,应观察其厚度是否一致,发泡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平整;把海绵放在硬的平面上用手指按压,好的海绵应感觉按下去柔和并有顶手的弹力。

把海绵放在手上感觉它的得量和活性,然后攥成一团再突然放开,观察海绵展开的速度和展开后涨绵表面的皱痕,弹性好的海绵比重较轻,展开速度快,表面几乎看不到皱痕。

二、胶皮:

通常国产反胶表面粘,有利制造旋转,适合拉出有时间差的旋转强烈弧圈球。而日本产的反胶表面涩,出球速度快,适合快速弧圈球的进攻与对拉。选择反胶时应看它是否经过国际乒联的批准,有无ITTF的标志;并观察胶面的粘度、是否含有杂质。

乒乓球胶皮上的度数是什么意思?

乒乓球胶皮上的度数代表邵氏硬度:数据越小越软,常见的胶皮度数范围一般为35~45,还有个别极端现象。通常硬度高的胶皮弹性好但控制差,即发力强旋转弱,硬度低的反之。

硬度指标也只有到了一定水平的人才能体会出差别,普通爱好者选择40左右的打就可以了,不必过分在意这个指标。

拓展资料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以技巧性为主,身体体能素质为辅的技能型项目,起源于英国。"乒乓球"一名起源于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a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等地区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

乒乓球为圆球状,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2000年之后国际比赛用球的直径为40mm。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高76厘米的球台上进行。

球直径40.00毫米,重量2.53-2.70克,白或橙色,用赛璐珞或塑料制成。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七局四胜。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混双等数种。

业余爱好者乒乓球套胶选择多少度合适?

首先 这个东西得看你的性别来决定 一般男生的度数可以选择39或者40度 最好是39度开始(我说的这个度数指的是狂飙的硬度为标准邵氏硬度A为参照,其他套胶另当别论,因为正手基本是狂飙为主),而女生一般是38-39度最好是38度开始打;反手来说基本的度数相对正手需要软上3度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不超过37度是一个最为合适的度数。当然发力条件好的,基本功扎实的高积分大佬们当我没有说过这个话。

其次,这个度数还得看你的海绵性质是什么。比如蓝海绵的狂飙比橙海绵的同度数相对来说打起来软一些,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然后,我们需要综合的考量一下个人使用的底板的硬度;有句话说得好,硬板配软皮,软板配硬皮。我们如果是使用的一块面材和总体比较软比较持球的一块底板 ,我们则需要通过提升胶皮硬度来提升我们的出球速度和整体质量;反之,则需要根据底板适当降低度数来增加整体的一个可控性。

总的来说,套胶的选择离不开自身的因素,根据自己的打法和基本功水平以及其他的一些需求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底板;根据相应的底板再来搭配合适硬度和特点的胶皮,这样才能帮助我们在练习和实战中事半功倍达到我们的基本预期,剩下的就是需要加强练习结合实战提升自己的技术,有了好的技术才有能力驾驭更多更高水平的器材,才能相辅相成助推我们提升。

好的,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感谢大家的观看,如果觉得我的表述还算中肯,麻烦可以帮我点个关注,这里是cj乒乓,感谢大家[捂脸][捂脸][捂脸]

这个没一定,要看你自己的打法,如我换套胶时一般会选“省狂三”40度,因为我是“快弧”打法。

而以弧圈打法的爱好者一般选套胶会稍微软些,主要为的是“裹得住球”,另外也要根据自己的底板情况来配套胶,底板硬可以适当软些的套胶配,不然不好驾驭。

我自己的底板是蝴蝶王,打惯了,就会适应,但对那些器材“发烧友”可能不讲就这些,所以不用去学人家的样,自己感觉一下,手感有了就行!

还有“外套”跟咱们“国产”是不同的,球感会软一点,这个也要注意。希望对你有帮助!

乒乓球胶皮的度数大小与胶皮的硬度有关,度数大硬度就大,硬度小的控球好摩擦好,击球稳;硬度大的撞击好,脱板快,威胁大。初学者技术还不过硬,以红双喜狂飙来说,选39度为好,技术扎实了,想给对方更大威胁,可以考虑40度或更大的吧。当然还要看你的打法,你拉球偏旋转多的,39度可以了,如果是撞击多,那你选40度好了。

不过决定摩擦和撞击的因素不仅仅是胶皮,还有底板的硬度。底板硬的,撞击好,球速快,底板软的,控球好,摩擦好,还可以把底板硬度与胶皮硬度搭配用,硬底板配软胶皮,软底板配硬胶皮,当然也有些选手为了提高杀伤力,硬底板配偏硬的胶皮,但这对技术要求很高,如果你功底没那么扎实,就选适中的硬度好了。

39左右的比较合适,主要看个人的打法,如果快攻就要硬一点,如果弧圈打法就稍微软一点,快攻结合弧圈就中性一点。

看你技术如何,硬了导致吃球感不强稳定性差,反而力量出不来,一般39度40度差不多了,39度对于没在球馆练两下的人好点,40度天天在球馆练两下,基本每板都能打透。那种露天场地天天 娱乐 的不用说39度更适合,不要以为在外面称霸两个人配合的感觉很凶,可能到里面打个老头都有可能搓死你,你就算拉起来他也一板推很歪。因为之前我就遇到一个他说他再外面打的还可以,我那天好友没到我先到了他没人打就试了两下,我感觉还没我们这不到10岁的小朋友力气大,后面我给他找了个老人家陪打,结果被老人家打的惨不忍睹。

看你是涩套还是黏套,拉球就选硬度比较软的,

球友,喜欢拉球的话, 正手配省狂蓝海绵39度值得推荐,硬度适中,摩擦能力强。喜欢击打为主偏摩擦的话,选择neo省狂40度橙色海绵,硬度高,击打后出球快,力量足!

一般39度,有专业教练带,每天基本能做到训练3小时以上练了2年的41度比较合适!

我自己用的套胶基本都是39度。

初学38,中等水平39,高手可以尝试40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