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是什么球,乒乓球得1分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球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惟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可以让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其主动性显而易见。正因如此,它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项技术。那么,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的发球动作要领,欢迎阅读!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1
一、正手平击发球
技术特点:是速度比较慢,力量比较轻,技术容易掌握。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身体离球台约40cm,两脚开立,略宽于肩。
引拍:抛球时,向后上方引拍,球拍拍面略向前倾。
挥拍击球:球拍向前下方挥动,击球的中部略偏上。
还原:击球后迅速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抛球和引拍的时机要准确。
B挥拍击球时有一个略微向前下方向压球的动作。
二、奔球
技术特点是球速快,落点长,冲力大,球的飞行弧线低,突然行强。常常通过偷袭对方正手位,来实施牵制对方侧身抢攻的战术意图。
(一)直拍正手奔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尽可能靠近球台。
引拍:抛球时,拍向后引,球拍稍横立起(尽可能与发侧旋的动作相似)。身体重心移至右脚。
挥拍击球:击球时,球拍立起,向前方稍下快速挥动,用球拍击球的中部,击球点要比较低,以降低弧线;尽量使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处,以便发出长球。
还原:击球后,尽可能停住随势动作。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击球点比较低,与网高基本相同。
B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附近。
C用手腕的弹击力击球。
(二)横拍正手奔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靠近近台,身体稍前倾,左脚前右脚后。注意观察对方的站位,决定发球的线路。
引拍:抛球时,持拍手向后方引拍,拍面稍前倾,手与手腕适当放松,腰稍向右转。
挥拍击球:用腰带手发力向前挥,触球瞬间再变化球拍发直、斜两线的角度,提高隐蔽性。触球时手腕有弹击球的动作,重心由右脚向左脚移动,球拍继续向前挥,重心落至左脚。击球点要比较低,以降低弧线;尽量使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处,以便发出长球。
还原:注意动作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击球点要比较低,与网高基本相同。
B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附近。
C用手腕的弹击力击球。
(三)直拍反手奔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靠近近台,右脚在前,左脚稍后,考虑好发球的线路。
引拍:抛球的同时,球拍向后方引,并带动腰向左侧转动,拍面与地面垂直,手腕适当放松。身体重心在右脚。
挥排击球:球拍向前挥动并加速。触球瞬间变化发球线路的球拍角度。充分运用手腕的弹击力量。击球点要比较低,以降低弧线;尽量使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球台的低线处,以便发出长球。
还原:挥拍时调整身体的重心和姿势,注意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击球点要比较低,与网高基本相同。
B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球台的底线附近。
C用手腕的弹击力击球。
三、侧上、下旋发球
技术特点是球具有混合旋转的'性质,易于在旋转和速度方面进行变化组合。是比较常用的发球技术。在旋转变化方面,以侧下旋发球为主,配合侧上旋发球;在速度变化方面,可以把侧上旋发球当作奔球来用。
(一)直拍正手侧上、侧下发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侧向球台,降低身体重心。
引拍:引拍时,球拍向上引,同时腰后转,抛球手抬起。
挥拍击球:球拍向前下方挥动,腿和腰腹用力带动手臂,拍触球时,手臂和手腕发力。触击球后,可使手腕做外展的假动作。侧上旋发球的拍面略微立起,在球拍横向挥动中,摩擦球的中部;侧下旋发球的拍面略后仰,在球拍向侧下方挥动中,摩擦球的中下部。
还原:控制结束动作,利于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引拍要充分,要发挥身体转动的力量。
B侧下旋发球时,球拍略后仰,摩擦球的内侧下部;侧上旋发球时球拍略立起,摩擦球的内侧中部。
C触球时动作尽量一致,发力要集中。
(二)横拍正手侧上、下旋发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侧向球台,降低身体重心。
引拍:当持球手将球抛起时,持拍手向身体的后上方引拍,身体随之向后转动,球拍稍后仰。
挥拍击球:挥拍前,持拍手腕应适当外展,球拍向前下方挥动。发上旋时,拍面由后仰逐渐变成稍横立状。触球时手腕向横侧方用力,并微微勾手腕,以加强上旋。发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用球拍的中下部摩擦球的中下部,此时手腕和手指发力。
还原:随势挥拍的幅度不宜过大,以使还原动作能迅速完成。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引拍要充分,要发挥身体转动的力量。
B侧下旋发球时,球拍略后仰,摩擦球的内侧下部;侧上旋发球时球拍略立起,摩擦球的内侧中部。
C触球时动作尽量一致,发力要集中。
(三)直拍反手侧上、下旋发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
引拍:抛球时,拍向后上方引,手腕稍外展,球拍适当后仰,同时腰后转,左脚稍抬起,重心移至右脚。
挥拍击球:击球时,以转腰、身体重心向左脚回转带动手臂、手腕发力。发侧上旋球时,击球点在球拍向前下挥转向横侧上方挥动之前;侧下旋发球时,击球点在球拍向前下挥动开始时。
还原:发球后,迅速还原。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运用好腰的力量。
B发侧上旋时,击球点在球拍向前下挥转向横侧上方挥动之前。
C发侧下旋球时,击球点在球拍向前下挥动开始时。
D做侧上、下旋发球时,击球点的位置要尽可能地接近。
(四)横拍反手侧上、下旋发球
1、技术动作标准
站位: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
引拍:抛球时,用肘的上提来引拍,并引向身后,球拍横立,手腕内收。
挥拍击球:挥拍时,以肘带前臂,向身体侧前方挥,这是手腕突然加力外展摩擦球,同时身体向前压。发侧下旋时,球拍稍后仰,尽可能向前下方挥动。在球拍转向侧上方前的瞬间摩擦球的中下外侧。发侧上旋时,球拍稍立起,尽可能向侧方挥。在球拍向前下方挥动转向侧上方的瞬间摩擦球的中部外侧。
还原:结束动作尽量缩短。
2、技术动作关键点
A发侧下旋球时,击球点是在球拍向前下方挥动转向横侧方变化之间。
B发侧上旋时,击球点是在球拍向横侧方变化之后。
C两个动作在击球点上要力量靠近。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2
发球技术一般由抛球、挥拍触球两部分组成。
总结各类发球技术,他们的关键点有如下9点:
1、抛球要稳定,包括抛球的高度和抛球后球上升与回落的线路要稳定。
2、触球点的高度要适当,发急长球时触球点要低些,发近网短球时触球点要高些。
3、球在本方台面第一跳的着台点要适当,发长球时第一跳要在球台的端线附近,发短球时则在台中位置。
4、握拍时虎口不宜过死,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
5、引拍尤其是手腕的引拍动作要充分。
6、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发力要讲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网也不致弹跳过高或出界。
7、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尽量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
8、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但应注意腰部的协调配合,以提高发球的质量。以右手持拍为例,正手发球时,身体重心通常从右脚移至左脚,反手发球时则相反。
9、每次触球之后,手臂都应顺势挥动,并迅速还原。发球时传统的准备姿势(以右手持拍为例)为:正手发球,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右侧;反手发球,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左侧。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3
1、正手发奔球
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2、短球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3、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要点: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4、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要点: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发右侧上下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发右侧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5、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要点: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注意手腕抖动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6、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乒乓球发球动作要领4
1、选择拍子的技巧
球拍种类很多。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有的善于用球拍的正面,有的善于用球拍的背面,看自己擅长哪方面。
2、握球拍的技巧
一般是将球拍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可将球拍正着放,也可斜着放,这主要看个人出球的姿势。
3、运球
将乒乓球打给对方。这个需要掌握好角度。对方一般是对手。尽量找准对手的空位置下手,使对手难接球。
4、接球
要集中精力。手的动作要迅速灵敏。包括反扣球。反铲球等。当然,也可顺势挡球。
5、发球的技巧
尽量选择刚高于界限的位置。使对方接球困难。发球分多种,包括旋转球,铲球,蹦蹦球等。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发的球。
乒乓球发球之诀窍
乒乓球发球之诀窍
发球、接发球和发球抢攻是乒乓球实战中的重要环节,一般统称为“前三板”。由于每一分球的争夺都是由此开始,所以处理好“前三板”往往能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这也正是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传统法宝之一。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球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惟一不受对方来球制约的技术,可以让使用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战术意图,其主动性显而易见。正因如此,它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项技术。
乒乓球发球之诀窍
发球技术的关键点
发球技术一般由抛球、挥拍触球两部分组成。
总结各类发球技术,他们的关键点有如下9点:
1、抛球要稳定,包括抛球的高度和抛球后球上升与回落的线路要稳定。
2、触球点的高度要适当,发急长球时触球点要低些,发近网短球时触球点要高些。
3、球在本方台面第一跳的着台点要适当,发长球时第一跳要在球台的端线附近,发短球时则在台中位置。
4、握拍时虎口不宜过死,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
5、引拍尤其是手腕的引拍动作要充分。
6、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发力要讲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网也不致弹跳过高或出界。
7、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准确,尽量用相似的动作发出不同旋转的球。
8、以前臂、手腕发力为主,但应注意腰部的协调配合,以提高发球的质量。以右手持拍为例,正手发球时,身体重心通常从右脚移至左脚,反手发球时则相反。
9、每次触球之后,手臂都应顺势挥动,并迅速还原。发球时传统的准备姿势(以右手持拍为例)为:正手发球,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右侧;反手发球,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左侧。
;
关于乒乓球发球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
1 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2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3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3.2 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3 建立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3.5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乒乓球发球规则要求
乒乓球发球规则要求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童的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发球技术在比赛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国际“乒联”才不断地对发球规则进行修改,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给对方造成的威胁使比赛更具观赏性,以此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现就乒乓球运动各个发展时期的主要发球以及为限制发球的威胁而修改的规则进行阐述,并针对现阶段的发球训练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与要求。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乒乓球发球规则要求,一起来看一下吧。
(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和比赛合面的水平面之上;
(2)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球旋转,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抛球前球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
(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分;
(6)运动员发球时,有责任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7)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
(8)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运动员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不再警告而判失一分;
(9)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一分,无需警告;
(10)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做出决定免予执行,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 ;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