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反手图解基本功,乒乓球直拍反手动作要领是什么
乒乓球直拍发球技术图解
乒乓球直拍发球技术图解
直拍和横拍的勾式都差不多的方法,掌握技巧就可以演练成其他发球。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乒乓球直拍发球技术图解,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先体会身体协调发力而非手上单纯动作
本组图主要介绍的是反手发球技术,侧视图是侧旋球,正视图是侧上旋球,这点从板形的变化可以看出来。虽然旋转上略有差别,但两者在用力的技巧上都是借助身体的协调用力来完成动作,从而把旋转发到最强,这也是乒乓球所有技巧中最关键的一项。在练习这个发球的时候,首先不要太过于计较旋转和落点,注意力应多放在身体的协调用力上,如图,宫崎义仁的起手动作都是由身体带动向左侧上方抬中心,以左侧腰腹部为发力点,带动放松的左腿向上抬,手顺势向左上方引板并处于放松状态,右腿单独支撑;发球时,他的左侧腰腹先发动,向右侧加速摆动,顺势下压重心,等力量全部输出后,手腕加速摩擦完成击球。建议球友在刚开始练时,先在台下模仿徒手,关键是能够体会出腰腹的力量,并且使四肢基本处于放松状态,配合身体乏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持拍手一定要位于左臂的腋下(右手持拍为例),这样才能引出更大的'加力空间。
先把动作做足而非追求落点过短
在身体会发力后,重点就是手上的控球动作了。图中两组发球略有不同,旋转的变化是靠手腕的发力方向以及板形的调节制造出来的,但旋转的强弱就要看动作的幅度以及手腕的爆发力了。在刚开始练习时,发夹一定要敢于引手,不要因为找不到最佳击球点而怕发漏或发不出旋转,一旦动作形成动力定型再想改就更加困难了。至于旋转变化,侧旋球要更多向右侧加力,板形一直处于拍面冲前的状态;侧上旋球在摩擦时接触的是球的内侧,并在动作上有一个明显的上挑,板形从正对着前方到侧对着前方,这个滑动一方面是为了制造强烈的旋转,另一方面是减少球的前冲力,能发出较短的弧线控制对方。
初学者在练习发球时,先不要追求发短,一定要把动作幅度做大,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如何发力,如果太拘泥于落点上的短,反而会事半功倍,难以体会出摩擦的感觉。
;
乒乓球反手攻球的动作方法
乒乓球反手攻球的动作方法为:手形的控制、下旋的起板进攻和下一板上旋的结合、击球的中上部。
1、手形的控制
单纯从直板反手攻球的技术来说,手形的控制尤为重要,也就是拍子后面的三个手指头加上食指的调节是决定性的,当然重心向左腿的移动来带动手臂,是反手动作固定的关键。
2、下旋的起板进攻和下一板上旋的结合
下一个要练的就是下旋的起板进攻和下一板上旋的结合,是反手攻球的重要环节,现在的弧圈球质量又高,所以在低手打完下旋后的抬手沉肩,要用上重心的移动了。
3、击球的中上部
下旋打完后,收腹沉肩,手自然抬起来了,如果对手打过来是强烈的上旋球,我们要击球的中上部,往右扫,借力发力,不能抽打了。
乒乓球入门基本动作
1、摆短
摆短是乒乓球运动中接发球的常用战术之一。由于摆短动作小、回球快、弧线低、落点近网,且前进力很小,往往使对方很难上手抢攻。用以还击近网下旋来球很有效,但对付长球或不转球有一定难度。
2、劈长
劈长是乒乓球比赛中常用的接发球技术之一。劈长速度快、线路长、旋转强,弧线低平,出手凶狠。常使对方无法获得上手进攻所必须的引拍距离,在接发球时与摆短配合运用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挑打
在挑打下旋球时,球拍用撞击和摩擦结合的方式触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摩擦大于撞击,前臂和手腕向前上方用力。在挑打上旋球时,球拍用撞击和摩擦结合的方式触击球的中部,击球时,撞击大于摩擦,前臂和手腕向前略上方用力。
乒乓球直拍反手拉球技术是什么?
1、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技术,特别是多用于第一板上手的反面拉技术的出现和比赛中的有效运用,无疑是缓解这一矛盾的良方。
在中国乒协的大力推广下,出现了后来能够在国际乒坛驰骋并占有一定统治地位的,较好掌握和运用反面拉技术的直板运动员,如刘国梁、马林、闫森等。时至今日,在许多直板青少年选手中,反面拉已经成为必备的常用技术,其运用的时机,技术种类及熟练程度已非昔日所能想像了。
2、在直板反手反面拉时,需注意一些要领,引拍时手腕要有一定程度的内收,引拍至小腹部,如果击球时间较晚,手臂可以略向下沉,接触球的后中部,以向前上方发力为主,略带向右侧。
接触球一瞬间,手腕稍有内收,但千万不要内收过大,以防接触球的侧面太多,拉出来的都是侧旋,影响拉球的质量和今后再提高的潜力。
3、在开始练习阶段,先练习反手位一般旋转的下旋长球,以动作的准确和尽可能保证上台为前提。对反手位的上旋球,要以推挡还击为主,免得因为练了反面拉而丢掉了反手的正面技术,使直板反手的特点丧失。
4、在进入实践运用阶段,根据目前优秀选手在大赛中的运用经验,在反手底线大角度不能正手侧身上手和正手回反手时,反面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在正体的技术风格上,仍要体现正手进攻的积极性,以及反手推挡的变化性和特异性。因为直板毕竟不等同于横板打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鲜明的击球特点。
乒乓球直板反手的技术讲解
直板近台快攻的弱点之一是反手位缺乏进攻能力,尤其是形成相持后更为明显。因此提高直板反手反面进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应该从小抓起。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乒乓球直板反手的技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乒乓球直板反手的技术
1、反手快点:主要针对近网球。站位近台,击球进左脚上步,重心左移,手臂自然弯曲,前臂伸向台内,拍头稍高,拍面前倾,手腕内收。球跳至最高点时,前臂和手腕发力,击球的中上部。下旋较强时,击球的中下部,并向前上方发力,挥臂动作较小。
2、反手快带:右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外旋,拍面前倾,稍向后引拍。迎球时,肘关节内收,将球拍引至身体的左前方。在球的上升期,借助腰、髋的力量,手臂向前带球,击球的中上部。
3、反手快拨:左脚稍前,两脚的间距略比肩宽拍形前倾,手腕向左上方立起,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的上升期,摩擦球的中上部。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手腕作伸和外展动作,借来球的力量向右前方发力。
4、反手快攻:右脚稍前,上臂和肘关节靠近身体,手腕作曲和内收,引拍至腹前偏左的位置。埚球的上升期,肘关节内收,前臂加速向右前上方发力并外旋,手腕同时配合作伸和外旋,拍面前倾,击球的中上部。
5、反手拉攻:右脚稍前,手腕自然下垂。引拍时,球拍在腰部带动下向左后下方弧形转动。膝微曲,腹稍收,身体重心略下降,击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向上摩擦。击球时主要用拇指和中指发力,食指放松。
6、反手扣杀:右脚稍前,上臂和前臂先向左侧后方引拍至肩处,拍面稍前倾,腰、髋向左转动,然后协同腰、髋、腹的力量,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期,击球的中上部、上臂带动前臂同时向右前方挥动扣杀。
老人打乒乓球的好处
1、助消化
由于打乒乓球消耗的体力很大,可增进食欲。另外,身体不停地来回运动,也能促进肠胃的蠕动。
2、养神
乒乓球是一种有趣的运动,能调动人的情绪。有时遇到什么烦心事,打一会儿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那种特有的惬意能让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外,“以球会友”也是件乐事,跟球友场上切磋、场下谈心,可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
3、锻炼视力
乒乓球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锻炼视力,当你挥舞着球拍时,眼睛都是跟着球走,一近一远,来回不断,这样有效的锻炼你的睫状体的运动和晶状体的收缩,如此一来,长期在生活或工作中处于绷紧的视力也得到释放,所以这也是一件不错的护眼运动。
4、提高脑力
打乒乓球比赛时,双方运用的战术更是多种多样,而乒乓球区别于其他球类的特点之一是个人独立作战,这就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思想、作风、意志、毅力和聪明智慧。
乒乓球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挥拍打一阵乒乓球后出一身大汗,有一种特有的惬意感,随之而来的是振奋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第二天工作起来有一种身轻脑清的感觉。因此,乒乓球这一特点更适合白领阶层,整天呆在办公室,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中、老年脑力劳动者。
5、防老年痴呆症
在所有球类运动项目中,乒乓球的速度是最快的,由于球体小而轻,攻防转换迅速,它要求运动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一般不超过半秒钟),即对变化着的来球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反应,迅速移动脚步,或搓或削,或打或拉,挥拍将球打过去。这种讲技术、讲战术、动脑筋的特点能很好地锻炼老年人的反应能力,锻炼人脑对周围事物的灵敏性。所以,打乒乓球可以预防老年人脑痴呆,延缓老年人脑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思维记忆力。
打乒乓球的技巧
1、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4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2、拉加转球双腿下蹲
下蹲时,先碎步侧身让开球的路子,然后双腿下蹲,而不是1腿弓,1腿蹬,是身体稍微一侧,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脚移到左脚时,右脚蹬地不要使身体有窜高的动作,应该感觉重心是平行移动。
球拍要沿着球的下降轨迹引拍,当球下降到合适位置,再向上拉,这样不容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转弧圈动作要领:调整位置侧身。双腿下蹲。胳膊放松。向上发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调整步法和击球位置,引拍胳膊要伸直。
3、发球动作标准规范
一只手的上抛动作:上抛高度大于等于16cm,上抛动作要在球台端线外、高于台面且需垂直上抛。另一只手的挥拍动作:若按照新规则,要高于台面,并且要使两侧居中的裁判和对方运动员的视线,能看清动作。
4、四分之一定律
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1/4园,球拍摩擦球也是球的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1/4圆弧--陆教练在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度划1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执拍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1/4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1/4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1/4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1/4圆弧的旋转。
5、越用力拍越下压
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
猜你喜欢:
1. 打乒乓球反手攻球的动作技巧
2. 乒乓球反手拧的原理和技巧【提升片】
3. 乒乓球对付反手拧的技巧【战术】
4. 兵乓球反手快拨技术讲解
5. 乒乓球基本战术有哪些掌握要领
乒乓球直拍反手怎么打
直板反手反面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站位离台较近,引拍至腹前,曲腕拍面前倾,身体重心下降,在来球的上升期,盖住球体,球拍迅速向前方带击。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的动作要领是,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击。 直(横)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斜线的动作要领是:站位近台,在来球反弹的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球拍面对斜前方,以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暂有力。弹打直线的动作要领与斜线基本相同,这时球拍面对正前方。直板反手反面弹打弧圈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是在来不及用大动作发力攻打弧圈球的情况下,用来迅速回球争取主动的一项进攻技术,常常以速度和落点取胜。
乒乓球直板反打的握法
你好~
一、直拍反打的最佳握拍方式
乒乓球技术与握拍方法关系密切。直拍反打技术对握拍的方法也有要求,而且在诸多的直拍握拍方式中,最有利于直拍反打技术发挥的只有一种。
目前常见的直拍握拍方式有五种:一是大钳握法。即拇指与食指钳住拍柄.拇指的第一指节压住球拍的左肩;食指的第二指节紧贴着拍柄右肩.第一指节按住拍面,因而钳形较大。球拍背面中指、无名扬和小指伸开分指托拍。二是中钳握法。拇指同大钳握法,食指则是第三节紧贴拍柄右肩,第一二节按住拍面,因而钳形适中,拇指与食指间距离约2-3厘米。球拍背面三指半伸半曲排指托拍。三是小钳握法。拇指与食指钳住拍柄,且距离很近,不到1厘米(俗称“吊拍”)。球拍背面三指弯曲叠指托拍。四是食指勾柄(日本式)握法。即拇指紧贴拍柄,食指扣住拍柄,形成环状套住拍柄。球拍背面中指伸直顶住球拍的中部,无名指、小指也伸直连叠在中指旁。五是削球握法。即拇指贴住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虎口顶住拍柄与左拍肩的弯曲部位,使球拍固定。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伸开,托位球拍背面,食指用第一、二节贴住拍背外侧。
以上五种握拍法都可以进行直拍反打,但比较起来最佳方式是中钳握拍法。原因在于大钳提法、食指勾柄握法、削球握法球拍背面手指占据的面积较大,使背面击球的面积相对减少,不利于技术发挥。而小钳握法虽然背面击球面积较大,但其“吊拍”的特点却不利于控制拍形,影响技术发挥的稳定性,只有中钳握法,既有利于控制拍形,背面又有较充分的击球拍面,因而我国直拍反打技术领先的一些运动员,如刘国梁、马琳、阎森等都是这种握拍方式。
二、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
初学直拍反打者,往往击球不是下网就是漏球。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特别是没抓住由正面击球转变为反面击球后的主要矛盾—一拍形控制问题。所以击球准备动作的基本要领应围绕解决拍形控制来探索。笔者归纳为三条:(一)拇指压拍;(二)屈腕支肘;(三)重心下降。可以说把握了这三条,运用各种反打技术就有了良好基础,就能流畅准确地把球击到对方台面。什么道理呢?我们逐条分析一下:
一拇指压拍。直拍反手正面击球时为了控制拍形,达到一定的前倾角度。要求食指压拍、拇指放松;而用反面击球,拍面的自然形态是过于前倾甚至与台面平引,这就难免造成击球下网甚至漏球。所以必须加重拇指对球拍左肩的压力,同时食指略放松,中指托顶住球拍,依托面与台面形成不小于30的夹角,这样才便于击球。
二屈腕支肘。屈腕主要是为了调整拍面方向,因为直拍反面击球拍面方向易于右偏过度。屈腕后不仅可以打出更准确更有力的右向斜线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打出左向的直线球。如果不屈腕,只能击出清一色的右向斜线球,而且很难打出“爆发力”。屈腕的同时还要注意略作内旋,以配合拇指压拍控制好拍形。
支肘是为了发挥肘部的杠杆作用,这一动作是从横拍反手攻球动作借鉴而来。先支肘,击球时收肘,借以增加前臂的挥摆力量,提高直拍反打的威力。由于直拍反手正面击球,不论是推挡还是反手攻球,是不能支肘的,所以在直拍反打时尤其要注意体会这一动作要领。支肘与屈腕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十分协调。屈腕同时支肘,击球时展腕收肘,而后又还原为屈腕支肘。
三重心下降。这一动作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辅助控制调整拍形前倾度。因为直拍反手正面击球时,拍面难于前倾,须在扭转手腕的同时辅之以提高重心,才便于发力和保持拍形。而直拍反面击球正好相反,拍面是过于前倾,所以要在拇指压拍、手腕内旋的同时辅之以降低身体重心,拍形才能恰到好处。
二是有利于反面拉弧圈球。直拍反手正面击球主要技术是推挡和快攻,而直拍反面击球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利用拍形便于前倾,前臂便于前伸的特点,拉出强烈的弧圈球,重心下降有利于保证这一技术的更好发挥。
三、直拍反打技术的主要内容
直拍反打尽管主要站在反手位进行,但其技术内容还是十分丰富。
笔者认为有如下九项:
一反面快拨。
相当于正面推挡,但可以比推挡更快,打得更突然更具隐蔽性。
可以拨接对方的推挡球.不太转的下旋球,还可快拨弧圈球。在相持中可与正面推挡、攻球结合适用,起到变化节奏、争得主动的作用。
二反面“快点”
由于反手正面击球时手腕扭转程度有限,很难打出“快点”球,而反手击球却很容易打出“快点”球,甚至比正手“快点”还易于上手。这就可改变直拍选手对于反手位近网小球主要靠搓球来过渡的被动局面。
三反面抽杀
在反手位出现大角度半高球时,用反面抽杀比用反手正面抽杀要便利得多,抬臂就可打,而不必像反手正面攻球那样,要迅速做出沉肩举臂扭腕的系列动作。
四反面拉弧圈
当对方发下旋长球或劈搓长球至我左大角时,用直拍正面不好对付,而用反面拉弧圈是正中下怀。既可拉高吊弧圈,也可拉前冲弧圈,还可利用板面自然右向的条件,拿出别具一格的右侧旋弧圈球。
五反面搓球
配合正面搓球,突然用反面搓上两板,可起到出其不意扰乱对方的效果,特别是球拍两面胶皮性能不同的选手,用反面控球时效果更佳,对方常会回球下网或回出高球,陷于被动。反面搓球既可慢搓也可快搓。
六反面削球
直极反面削球技术出现很早,在六七十年代,直板反打技术还未成形之前,有的直板选手在回击反手位角度大的急球时,在来不及推挡或反手攻的情况下,往往下意识地向左后大撤一步,顺势用球拍反面来个“海底捞月”,将球救起,姿势优美,效果不错。这一招也成了后来一些同志研究直拍反面击球技术的兴趣点。那时直拍反面一般是光板,削不出什么旋转变化来。今天我们的直拍反面专门贴上了海绵胶皮,更能运用和发展反面削球这一技术。
七反面盖挡
当对方拉出强烈旋转的高吊弧圈球到反手位时,用反面盖挡比较省力。因为很容易将拍形前倾到盖住来球的角度。盖档时还可据情减力或向下向左右略作摩擦。
八反面发球
在不倒拍的情况下,用反面发球比较新奇,可造成对方回接犹豫,回出机会球,主要有反手位发转与不转球,正手位发左侧下旋球三种。
九反面接发球
在正确判断对方发到反手位来球情况的前提下,选择运用点、拨。抽、拉、搓、削等反面击球技术还击,这是直拍反打中不可忽视的一项技术,它加强了直拍选手反手接发球的手段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前三板前四板的战斗力。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